簡單而言,油是三種脂肪酸所組成(要複雜的話,要加上甘油,游離脂肪酸,硬脂酸...)脂肪酸分為:1.飽和脂肪酸:穩定性高,一般肉品或動物油有較高含量,植物油以棕梠油,椰子油為代表,適合油炸。2.不飽和脂肪酸~又有兩種~~~~a.單元不飽和脂肪酸:可以降低壞膽固醇,保留體內好的膽固醇,以苦茶油,橄欖油為代表,是很討喜的小孩,適合涼拌,水煮。b.多元不飽和脂肪酸:需由飲食補充,一樣可以降低壞膽固醇,但是好的膽固醇也降低,因為個性不穩定,容易氧化,以葵花油,沙拉油為代表,適合炒菜。簡單的三個成分,飽和脂肪酸,單元不飽和脂肪酸,多元不飽和脂肪酸,缺一不可,沒有100%的好油,或壞油(除了原料壞掉),只有錯誤的使用方式。膽固醇有90%以上是人體自製,不用刻意避免選用豬油等動物油,他會幫忙代謝大分子膽固醇,不要迷信植物油能避免高血脂,兩者相輔相成,當你偏信單一油品才是王道,抱歉~你被廣告洗腦了。
2012年9月1日 星期六
2012年5月14日 星期一
冷壓~熱壓到底是蝦咪
冷壓~熱壓到底是蝦咪
前言:沒聽過熱壓,冷壓是外來詞
目前台灣苦茶油的製造依生產設備分為兩種:
1.油壓式:利用壓力以擠壓方式榨油,大多數油廠都是這種設備,出油過程中溫度不會有變化,也就是所謂的冷壓,也因為製程中原料損耗較高,零售價會高於一般茶油。
2.螺旋式:菜市場或廟口常看到的小型製油機(也有大型的,苦力工廠中是中型一次入料90公斤),像絞肉機的原理,把油從原料中擠壓出來,最大缺點是,原料因連續進料與機器磨擦,溫度會上升,到底溫度有多高,就手一碰立即起水泡,
任何油品都會有裂解的問題:冷壓製油是避免原料在烘炒過程中因溫度過高破壞原有營養,要強調的是油品中的養份比較高。
以上是2010年在奇摩分站所寫,後來看到真正的冷壓式製油機,原來是加裝油.水.氣體,三相分離機,目前高雄某食用油廠有一台(台灣唯一),但只有油.水兩相,所以製程中不斷冒出水氣。
總之:在目前無法突破狀態下,只能以低溫壓榨來取代冷壓一詞。
訂閱:
意見 (Atom)